《他是谁》卫国平:不完美人设反而更出彩

北京晚报   2023-03-24 09:58:08


【资料图】

正在热播的刑侦悬疑剧《他是谁》是张译继《狂飙》之后再度出演刑警,剧情依托“白银连环杀人案”“南大碎尸案”等重大案件展开故事,不断抛出紧张刺激的悬疑“钩子”,让观众追剧欲罢不能。引人入胜的剧情之外,《他是谁》通过丰富立体的人物塑造,展现了老一辈公安干警的付出、坚持和责任,也艺术再现了司法观念革新带给一代人的冲击与震撼。

同是刑警卫国平办案会“翻车”

《他是谁》的故事从1988年讲起,在雨夜追捕连环割喉杀人凶手过程中,张译饰演的年轻刑警卫国平目睹战友被凶手一刀封喉。8年后,宁江市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碎尸案,此时卫国平已成长为成熟的刑警队长,他侦查嗅觉敏锐,总能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理出头绪,也总能在对话中一眼看穿对方的内心。

卫国平最大的性格特点是执着,执着于警察的缉凶使命。剧集开篇,张译对卫国平侦破命案“不破不休”的韧劲刻画非常令人动容,无论是卫国平整个人沉入污浊下水道寻找尸块,还是带队在垃圾山中昼夜翻找案件线索,画面都真实到不适合观众吃饭时追剧。剧中的服化道和年代氛围也拍出了质感,真实再现了没有高科技手段的年代,刑警破案完全是靠实打实的个人能力和意志。在与警界专家吴教授的办案思路交锋中,实战经验丰富的卫国平屡屡胜出,让案件侦破一次次重现曙光。《他是谁》演到这里,卫国平这个主角似乎又是那种无所不能的神探高手。

然而,卫国平无比执着的另一面,是他的自我迷失。对战友之死的自责以及割喉凶手一直逍遥法外,成为卫国平一道解不开的心结,他长期失眠神经衰弱,每每提起割喉案,都会胸口作痛。当割喉情节出现在“碎尸案”中,陷入执念的卫国平不顾同事质疑,认定抓捕到的嫌疑人就是当年“割喉案”的元凶,但指纹鉴定结果让卫国平低下了头,案件侦破前功尽弃。这是刑侦剧中不多见的主角“翻车”,《他是谁》给卫国平埋了一条心理暗线,通过8集的铺垫后拉爆,打破了卫国平“强人设”的高光。

同是正面角色卫国平内心有“恶意”

剧中,在刑侦业务课上,吴教授阐释的“恶意”一语点醒梦中人:有罪推定就是办案人员心中的恶意,警察的勇敢不光在于奋不顾身,还在于他敢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敢不敢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敢不敢推翻自己、否定自己。《他是谁》中这一幕对应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首次大修,生动诠释了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深刻法理。在缉凶中一路走向偏执的卫国平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心魔,看到了自己的私心,看到了自己的“恶意”,也理解了身为警察应该追求怎样的公平正义。

幡然醒悟、愧疚悔恨、无地自容……张译在表演中把卫国平的所有情绪汇聚成一滴无声滑落的泪水。《他是谁》中的这一场戏,主角人物完成新生,缉凶故事走向转折,作品主题实现升华,从戏剧效果上说,堪比《狂飙》中那场经典的高启强天台黑化戏。相比以破案为主线的刑侦情节剧,《他是谁》偏重人物刻画,剧情不惜牺牲主角光环、减慢故事节奏,也要让人物完成“见自己”的内心成长。

《狂飙》大热之后,正面角色塑造如何才能出彩成为舆论争论不休的话题,《他是谁》《狂飙》同为张译饰演刑警,放在一起比较会有所启发。如果说《他是谁》中的卫国平是一个有缺点、有软肋的人,那么《狂飙》中的安欣就是完美战士。安欣的完美是自始至终的,人物性格是定型的,角色没有成长空间,从出场到落幕都在一条等高线上。作品执着于塑造一个没有私心的安欣,从而放弃了对人物内心的挖掘,观众在剧中看不到安欣在选择中的内心冲突和挣扎,这也是安欣相比高启强在人物塑造上最大的不同。

艺术形象的魅力来自于真实立体,过度追求正面人物完美无缺,会让人物扁平化,变成一种符号化的存在。人性幽微,善恶并存,就像《他是谁》中的卫国平一样,即使一个追求无私的人,也会有私心,甚至还会生出不自知的“恶意”,直面人心的呈现会让角色魅力大增,卫国平的“不完美”反而让人物独具光彩。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