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区的垃圾桶标识不规范;这家商场没有使用分类垃圾桶;那条路上有一个垃圾桶被塞满了……
自从4月12日,重庆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纠错专项行动(后简称“专项行动”)启动以来,众多市民积极参与其中,争当垃圾分类纠错官。
截至4月27日17点,专项行动已收到有效纠错信息11000多条,58人提交的有效纠错信息超过100条,每人可获得千元奖励。与此同时,各区垃分办也正在根据这些纠错信息及时开展督促整改。
【资料图】
垃圾分类纠错,不仅助力垃圾分类“新时尚”成为更多人的“新日常”,也“纠”出了美好新环境。
新时尚
全家总动员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这段时间,家住南岸区的苏先生一家每天都要聚在一起“上课”,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追赶“新时尚”。
“以前觉得垃圾分类很麻烦,不想学也不想分。现在学习后才发现垃圾分类其实很有乐趣,也很有意义。”苏先生说,每次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后,一家人都会现学现用,全家出动进行垃圾分类纠错。
如今,苏先生和妻子都已经提交超过了100条有效纠错线索,但是他们依然在积极纠错。因为苏先生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纠错,家人们都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要是谁分错了,马上就会有家人提醒。
家住江北区的郑女士同样是专项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她告诉记者,以前只是通过简单的顺口溜,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通过专项行动,她才知道垃圾分类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以前没有特别去注意垃圾桶的标识有没有错,现在扔垃圾都会特意看一看。”
新日常
小区居民“比赛”参与垃圾分类纠错
专项行动不仅让很多人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还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我发现这段时间大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准确程度提高了不少。”在江北区胜利花园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杨阿姨有了新发现。
杨阿姨说,以前有一些居民在投放垃圾时总是会分错,或者不愿意分,指导了很多次都收效甚微。这段时间,这些居民不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而且分类准确率很高。让居民们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原因,正是这次专项行动。
“作为垃圾分类纠错官,首先我自己就不能再出错。”居民李女士说,在专项行动开始前,自己总是觉得垃圾分类比较麻烦,所以她也是时而分,时而不分。参与纠错之后,李女士不仅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还会和邻居们交流分享经验。
现在,胜利花园小区的很多居民都在争当垃圾分类纠错官,大家不仅在“比赛”纠错的数量,还在较劲垃圾分类谁分得更准确。垃圾分类成为了大家的“新日常”。
新环境
多部门联合行动及时督促整改问题
市民提供的每一条垃圾分类纠错信息,市环卫中心都会及时审核并将有效信息反馈给相关区垃分办进行整改。整改情况要在规定时限内向市环卫中心反馈。专项行动通过以纠促改,让城市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前不久,市民刘先生发现自己住的小区有一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并未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进行配置,于是拍下照片上传到纠错平台。
大渡口区垃分办收到这条纠错信息后,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实,并要求小区物业公司立即整改。第二天,这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就更换配置了带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标识的两分类垃圾桶。
4月13日,市民薛先生在渝中区大坪街道一家商场逛街时,发现商场有的区域只配备了可回收物垃圾桶,并未按照垃圾分类相关要求进行配置。于是,刘先生对这个情况进行了纠错。渝中区垃分办收到纠错信息后,立即督促商场进行整改,增加了收集其他垃圾的垃圾桶。
据了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区垃分办联合多部门及时开展问题整改,要求小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社区、街道以及公共机构生活垃圾管理责任人全面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职责,对纠错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
目前,专项行动仍在火热进行中,并将持续到6月。市民关注“重庆市垃圾分类”公众号即可参与纠错。市民提供真实有效的纠错信息,经城市管理部门核实后,将按10元/例予以奖励,单人奖励金额最高可达1000元。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梓涵
编辑:陈秀娟
责编:王光建
审核:宋岩